返回網站

遊沐 X 香港理工大學研究團隊:

大自然療癒活動及課程研究成果

Section image

社企遊沐於2023至2024年期間與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崔恩英博士的研究團隊合作,探討大自然療癒活動與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關係,研究題目為《探索大自然戶外活動劑量效應關係對青少年自然連結感與社會健康的影響:一項準實驗對照研究》(Exploring the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e-Based Outdoor Activities, Nature Connectedness and Social Health In Adolescents: A Quasi-Experimental Controlled Study)

研究成果顯示,不論短期的大自然療癒活動或多次性的大自然療癒課程都能即時提升中學生對大自然的連結感,從而幫助舒緩壓力和改善情緒;而四天的多次性課程則能進一步鞏固這種連結,並顯著增強學生的社會連結感、同理心及利他行為,促進心理和社交健康。

研究背景

研究取樣了兩種不同活動時長的大自然療癒活動,具體如下:

一)4天大自然課程 (19小時):
「玩.樂」大自然療癒社區計劃中的「大自然遊戲大使培訓課程」,共有33位中學生參與;

二)1天大自然活動 (7小時):
「大自然療癒體驗日」,共有32位中學生參與。

研究方法

參與對象:110名香港中學生(13-16歲)

共分為以下3組:

  • 1天大自然活動組(32人)
  • 4天大自然課程組(33人)
  • 對照組 (Control) - 無參與活動(45人)

評估時間

活動前 (T1)、活動後立即 (T2) 及1個月後追蹤 (T3)

主要評估指標

自然連結感、社會連結、同理心及利他行為

研究所使用的量表

  • Inclusion of Nature In Self Scale (INS) 自我與自然融合量表
  • Social Connectedness Scale - Revised (SCS-R) 社會聯結量表(修訂版)
  • Brief 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 (B-IRI) 短式人際反應問卷
  • Strengths and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 (SDQ) 長處和困難調查表
  • 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 (RSES) 羅斯伯自尊感指標

研究結果發現

  1. 自然連結感提升
    1天活動組與4天課程組的「自然連結感」均於活動後立即 (T2) 顯著提升,但活動後1個月後 (T3),僅4天課程組能保持高指數。
  2. 社會連結和同理心提升
    4天課程組在「社會連結」、「同理心」與「利他行為」方面有明顯增長,1天活動組與對照組無此變化。

研究建議

教育機構和政策制定者應重視青少年與大自然的持續接觸,積極推動定期且長期的戶外大自然療癒活動。增加大自然體驗的次數和時間,不僅能提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也能幫助他們培養對環境的關心與責任感,讓更多青少年受益於大自然帶來的身心益處。

圖表1. 自然連結感提升

Section image

圖表2. 社會連結感提升

Section image

圖表3. 同理心提升

Section image